杨奶奶与她的红色垃圾桶


每当我看见路旁墙面上的垃圾分类的海报,或是摆放整齐的红色垃圾桶时,总会想起那个花白头发的杨奶奶。

我与杨奶奶的相识是在暑假的一个宣传垃圾分类的义工活动。当我看见站在一个个年轻义工当中的那个佝偻的身躯时,不仅对老奶奶感到敬佩与好奇。


老奶奶姓杨,发丝雪白,但仍然精神焕发。她从退休后就开始当义工了,开始主要做帮人们指路或是告诫人们不要闯马路的这种义工活动。后来发现这并不是主要问题,垃圾分类才是人们难以根治的问题,于是就开始从事红色垃圾桶、垃圾分类垃圾桶的宣传和推广的工作。




“我可太气了,真的!”这是杨奶奶常常念叨的话,“每次在小区看到有人在倒垃圾时,看都不看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就一股脑儿的往红色垃圾桶里倒,我跟你讲,可真是气死我了!”说罢,她用力皱了皱眉头。


杨奶奶宣传垃圾分类可真是用心!她找专家学习,将西瓜皮、橘子皮、茭白壳等这些没有用的垃圾,按一定比例调配,制作出棕色的、带有果香味的环保酵素。这种环保酵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于洗碗、洗衣、洗头,代替化肥来养护土壤。她把厨余垃圾制作成的环保酵素,装了好几个瓶子,逢人便举着瓶子说:“垃圾分类好啊,垃圾投放到红色垃圾桶里,厨余垃圾做成的酵素用来洗蔬菜还干净呢!”刚开始大家不相信,后来有些人试着带走了一些环保酵素,老奶奶可高兴了。


杨奶奶有时也会感到很无奈,“垃圾分类可真不好搞,人人都懂,但就是不去做,红色垃圾桶、垃圾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这可咋办?”说完会不由自主的摇摇头。


可是过了一会儿,杨奶奶又很自信的说:“垃圾分类利国利民,政府现在很重视,我们多一些人来宣传,来带头做,将来一定会做好。”我见她眼里闪着亮光。


与杨奶奶老相处的几天很快就过完了,义工活动结束了,我回到学校学习,偶尔路过社区的时候,总能看到杨奶奶的佝偻而充满活力的身影。


我想,我们的垃圾分类的工作有像杨奶奶这样的义工不遗余力的推广,将来一定会深入人心,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