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地方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存在不足提出完善建议: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成分,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餐厨垃圾产生量约为7823万吨;到2015年,全国餐厨垃圾产生量已达9475万吨,日均产量达26万吨/日。而到了2018年,全国餐厨垃圾产生量超过1亿吨,达到10800万吨。可以说,当前餐厨垃圾处理模式根本无法应付数量增长如此迅速的餐厨垃圾。

然而更让人束手无策的是,餐厨垃圾种类繁多,且不同的餐厨垃圾需要不同的处理手段。以我国的餐厨垃圾现状来说,我国的餐厨垃圾中有89.28%的垃圾属于食物垃圾,食物垃圾的处理方式有的以填埋为主,有的以燃气化为主。考虑到现有的垃圾分类水平和垃圾处理技术,在处理餐厨垃圾时各地方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将总结出各个地方处理餐厨垃圾存在的部分共同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2、再构建浙师大和北门餐厨垃圾处理制度的设想: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微型社会”,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剧增,所带来的环境负面问题也逐渐显露。以复旦大学为例,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达到28000余人,教职员工近6000人,按照吴文涛等在《合肥工业大学校园生活垃圾现状》的调查结果,人均垃圾日产量为0.5kg,则复旦大学日产生校园垃圾总量约为17吨,年产生校园垃圾总量约为6331吨。

高校作为餐饮浪费的三大高发领域之一,其校园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应该引起重视,然而即使最周密的制度设计者在设计校园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时也不能保证设计出完全无缺漏的分类和处理制度,何况餐厨垃圾种类繁多,高校对于餐厨垃圾的分类、处理模式并不能尽善尽美。

以浙师大为例,浙师大有桃源、杏园、桂苑三个食堂,每日就餐人次以万记;除此之外在浙师大校园内还有美食苑等餐馆,校外高村更是浙师大学生聚餐的主要场所,日产餐厨垃圾数量庞大。

就校内而言,面对如此种类繁多的餐厨垃圾,各个食堂在工作人员责任制度、检查制度、餐厨垃圾的分类标准、分类技术、处理模式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校外餐馆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对于餐厨垃圾分类、处理漠不关心。

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浙师大校内外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展开研究,在帮助校园食堂完善餐厨垃圾处理模式的同时,如何引导校外餐馆构建垃圾处理制度也是本文研究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