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太麻烦?当代生活的问题,正在于它过于方便

 

在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网络段子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充当志愿者的上海阿姨对前来扔垃圾的年轻人提出的询问:“你(扔的)是什么垃圾?”该问句与互联网文化的自嘲精神完美契合,于是它被上升为“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另一个是按照上海市目前推行的垃圾分类准则该如何处理没喝完的珍珠奶茶。正确的步骤为:先撕下封口的塑料膜,倒出珍珠和其他液体残渣(归为湿垃圾),然后将塑料膜和吸管投入干垃圾桶,最后把塑料杯洗净作为可回收垃圾。这一系列操作让不少人感到麻烦,于是大家开玩笑说,以后在上海连珍珠奶茶都不敢喝了。


 


可问题是,倒推一下,一杯珍珠奶茶就是这样一步步打包完成的:取塑料杯,加奶茶,加珍珠,加糖,封口,插吸管,套塑料袋……在一定程度上,垃圾分类迫使我们去正视商品的生产和包装过程、物质构成,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方式,而这正是我们很不习惯去做的一件事。正如奇亚·汤汉所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去为垃圾的去向担忧,就好像它们可以像冲马桶那样一冲即走,然后永远消失;我们也很少关心我们的食物和消耗的能源是怎么来的。这个时代的座右铭是“活在当下”——不需纠结过去,也不必担心未来,只需享受你现在所拥有的,也许是一杯珍珠奶茶,也许是一份外卖,也许是一部“爱疯”。然而“垃圾分类”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把我们拉回了时间的三维当中,这样说来它的确是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