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背景下,智能垃圾桶将成新风口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2025年我国城镇居民数量将达到10亿人。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是生活垃圾处理的原则,在提高“三化”水平的基础上发展“低碳化”人仍然是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大趋势。减碳,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强度;减污,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的污染物减排。控碳的目标是减碳,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要为实现减碳目标释放力量。在此背景下,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将使智能垃圾桶迎来新机遇。


智能垃圾桶


1、生活垃圾持续分类

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垃圾精细化分类可提高后续可回收资源的资利用率,提高湿垃圾纯度,提高干垃圾热值,是源头推动碳减排的关键。只有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行推广精细化的垃圾分类模式,才能实现长远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2、优化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科学规划收运路线,使用清洁能源环卫机具,一定程度减少运输过程中碳排放。

3、系统规划垃圾处理处置方式

填埋处理的碳排放量是Z高的。如果将厨余垃圾等有机成分采用堆肥方式进行资源化处理,采用“全量焚烧+残渣填埋”的技术路线处理生活垃圾,将从根本上改变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的现状。

4、填埋回收气加强回收利用

较大型的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系统的集气效率在30%~80%。使用密封性好的集气系统再将收集的填埋气体进行提纯燃烧发电,即可实现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节能减排。这些填埋气体收集起来并进行发电、供热、供气等利用就是对垃圾填埋处理的能源化,不仅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而且如发电利用就能间接地通过代替部分火电减少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

5、优化垃圾焚烧技术与设备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与国外的技术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蒸汽参数低,多采用中温中压,余热利用形式单一,多用于发电,热效率低等。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焚烧技术,发展适合我国低热值、高水分的垃圾焚烧技术,以及多元化余热利用形式,以提高热效率,进一步为温室气体减排做出贡献。

6、优化湿垃圾资源化利用

湿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双重减排效应,既减少了垃圾填埋产生的甲烷排放和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湿垃圾堆肥过程可产生大量沼气,回收利用还可实现碳减排效益。以深圳市为例,如果厨余垃圾全部进行“压榨预处理+干组分焚烧+湿组分厌氧发酵”,全年可实现上网发电4.5亿度,同时减少CO2排放量201.4万吨。


智能垃圾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减碳”背景下,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中,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垃圾分类,社区的环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许多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也被随意丢弃。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利用智能垃圾桶实现智能垃圾分类

   在智能垃圾桶上,我们可以看到,智能垃圾桶机身自带有垃圾分类宣传督导等信息,只需要人脸识别或者扫码,居民投放的可回收垃圾相对应的投放口就会自动打开。智能垃圾桶都有玻璃,金属,塑料,纸类等四种可回收物可供选择,避免居民误投误放现象。并且,智能垃圾桶还带有分类投放语音播放功能,居民在扔垃圾的时候投放错误,语音播放会对居民进行播报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智能垃圾箱还配有奖励系统,每次分类投放完垃圾之后,会在衡量其中可回收物的价值给出相对应的积分奖励。


智能垃圾桶


   智能垃圾桶Z智能的可还不止这些!当垃圾满溢会自动警报,按钮会变红色,清运人员就能够及时的处理,以防垃圾堆积影响运转。智能垃圾桶带有传感器和物联网来传递当前等待收集的垃圾量。实时数据被中继到大数据平台,将这些数据与可用的垃圾车及其容量进行比较。通过这些数据,规划优化的收集路线,并选择路线Z优以及容量适合的车辆。一方面使用智能垃圾桶可以缓解人们不知道如何进行分类垃圾的焦虑,了解分类知识,提高垃圾分类能力,进而培养居民的独立分类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垃圾分类前端的推广也可以减轻压力,节约端部成本,节省的成本和资金也被重新投入到防护等级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中,实现减少浪费,提高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垃圾分类,使城市更加干净整洁,让环境更美、更绿、更宜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也是迈向更可持续、更文明的生活,非常重要的一步。